香港媒體記者因突破新聞封鎖獲獎

2018年3月18日
香港
幾位香港媒體工作者因突破新聞封鎖,發揮媒體監督作用,獲得今年“金堯如新聞自由獎”。與此同時,有香港新聞傳媒學者,分享拆解大陸網絡審查系統的經驗。

3月17日(星期六)下午,第九屆金堯如新聞自由獎頒獎會在香港大學舉行。金堯如新聞基金管理委員會主席,資深華人記者程翔致開幕辭。香港民主派新老新聞工作者和一些青年學生出席了這次活動。

金堯如其人

金堯如,浙江紹興人,前中共黨員,香港親中報紙《文匯報》總編,曾在香港從事統戰工作。六四事件中不滿中共暴力鎮壓,在《文匯報》以“痛心疾首”四個大字表達不滿。他在與中共決裂後移居美國,2004年初病逝。金堯如新聞自由獎2009年5月成立,以獎勵維護香港新聞自由做出貢獻的新聞工作者。

北京的壓力

談到香港新聞業面臨的挑戰,香港時事評論員,《文匯報》前駐京記者劉銳紹對美國之音說:“香港傳媒未來的挑戰非常大,不是一般的大,北京會有很多的舉措,增加對香港傳媒的壓力。對傳統傳媒,北京通過經濟已經把很多傳統傳媒的主流改變了,未來還會在網絡、廣告、新聞、統戰等方面進行。未來,他們(北京)還會在新網絡、新傳媒增加他們的資源。”

與會人士表示,面對新聞自由嚴峻形勢,金堯如新聞自由獎,鼓勵突破新聞封鎖,肩挑“第四權監督角色”的意義尤為凸顯。聯繫到擬議中的國歌法涉及的言論自由,程翔對美國之音說:“老問回歸20年,人心為什麼還不回歸?道理就在這裡。在殖民地時代,人的思想是沒有限制的。回歸以後,逐步逐步要限制了,這就是問題所在。”

突出獲獎作品

本屆金堯如新聞自由獎評選中,香港《眾新聞》執行總編盧曼思的《UGL梁振英日本DTZ調查》獲印刷傳媒組大獎。英國廣播公司報導此案時說,卸任的香港特首梁振英2014年被媒體揭發曾收取澳洲工程業巨頭UGL總計400萬英鎊,以此作為UGL收購梁振英原有企業戴德梁行(DTZ)後的報酬。不過,梁振英與UGL均稱不涉及不當行為。

《端傳媒》總編輯張潔平的《劉曉波7月5日最後手稿全文披露:送給劉霞的最後禮物》獲得特別獎。有評審認為:“在中共封鎖劉曉波消息的鐵腕下,記者取得《劉曉波最後手稿》絕不容易,遠遠超越官方紅線”。《端傳媒》記者輾轉獲得劉曉波最後一封親筆手書後爆出獨家新聞。

拆解中國網監

香港大學新聞及傳播研究中心副教授傅景華,會上還專題介紹了拆解中國網羅審查系統的經驗。他對美國之音說:“我覺得,過去幾年,香港的言論空間越來收縮,通過研究過去、中國的內容審查、以及所有的東西,我們擔心很可能將來的香港會出現這個問題。所以我們要知道,要了解國內(網絡控制)系統的運作是怎麼樣的。”

關於港府

不過,對於特區政府是否打壓互聯網,前香港記者協會主席麥燕庭對美國之音表示:“其實,香港政府對互聯網,你說打壓嘛,它可能沒有,但是之前,香港記者協會曾經爭取了很多年,希望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網媒記者應該享有和其他傳統媒體同等的地位。但是香港政府拖了很多年,去年九月香港政府才同意讓專業新聞網媒記者,享有跟其他記者,傳統媒體記者,同樣參加政府活動、採訪、甚至拿到香港政府資料的權利。”

麥燕庭說,港府可能並非有意打壓網媒,而是擔心網媒不好控制。

Photo:第九屆金堯如新聞自由獎頒獎會2018年3月17日在香港大學舉行。

source: 
V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