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非國家慶祝“阿比讓宣言”通過三週年承諾到2024年消除無國籍狀態

2018年2月25日

人道主義援助

西非地區今天舉行活動慶祝“消除無國籍狀態阿比讓宣言”(Abidjan Declaration on the eradication of statelessness)三週年。 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成員國於2015年2月25日通過了這一宣言。

在這一宣言中,西非經共體成員國對全球運動#IBelong表示支持,並承諾到2024年在西非消除無國籍狀態。 該宣言還包括26項承諾,強調各國需要確保該地區每個人都有機會獲得國籍。

在西非,至少有70萬人處於無國籍狀態,還有更多人面臨無國籍的風險,這主要是因為國籍法的缺陷和行政程序上的障礙導致難以提供國籍證明。 聯合國難民署與西非經共體地區政府密切合作,執行阿比讓宣言制定的措施,包括如何在質和量方面改進關於無國籍人口的數據。

難民署表示,該組織的工作還側重於倡導各國加入關於無國籍的國際公約,並按照國際標準對國家法律進行調整。 難民署在加強各國民事登記方面做出重大努力,支持開展關於出生登記重要性的宣傳運動,以避免兒童無身份的情況。 難民署還提供更多人力和物力加強民事登記。

由此,西非地區在消除無國籍方面取得了很大進展:貝寧、布基納法索、岡比亞、幾內亞和馬里正式通過了消除無國籍狀態的國家行動計劃。 該地區有七個國家開始了與國籍有關的立法改革。 2017年,塞拉利昂修訂了國籍法,包含了在國籍延續方面確保兩性平等的內容。 此外,該地區有14個國家正式提名了無國籍問題的政府協調人,這是宣言所要求的一項關鍵承諾。 去年8月,布基納法索加入了1961年《減少無國籍狀態公約》,成為公約第12個締約國。 在科特迪瓦,有8000名無國籍人士通過一項特別程序獲得了國籍。

2017年5月,西非成為世界上首個制定了具有約束力的區域行動計劃的地區。 會員國還努力支持通過“非洲人權和人民權利憲章關於國籍權和消除無國籍狀態的非盟議定書草案”。

2014年11月4日,難民署開展了#IBelong消除無國籍運動,並通過了一項全球行動計劃以支持這一運動。 該計劃為各國提供了解決問題的具體步驟。 通過獲得國籍,全球數以百萬計的無國籍人士可以獲得充分的權利,享受其社區的歸屬感。 西非地區的藝術家們也一起參與了#IBelong活動,他們通過自己的歌聲和音樂支持消滅無國籍狀態的全球努力。

Photo:一位馬里難民在根據工作計劃培訓項目接受縫紉訓練.

source: 
United N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