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第九屆世界城市論壇聚焦全球發展目標進展

2018年2月7日
第九屆世界城市論壇今天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開幕。 來自世界各地的利益相關者,從部長、地方政府和城市規劃者到公民社會團體、私營部門、學術界和媒體的2萬多名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全球發展進程中的城市可持續發展問題,著意為城市和人類住區的全球對話做出貢獻。

第九屆世界城市論壇的主題是:所有人的城市,2030年的城市:落實新的城市議程(Cities for All, Cities 2030: Implementing the New Urban Agenda),此次論壇著重探討第三屆聯合國住房和城市可​​持續發展大會通過的《新城市議程》與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11之間的互補性問題。

作為2016年“新城市議程”通過後舉行的第一次重要會議,世界城市論壇是一次探討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進展和方向,並通過城市視角討論全球發展目標的機會。 兩年一度的第九屆會議將於13日落幕。

對於到任剛剛只有三個星期的時間的人居署新任執行主任邁穆娜•穆赫德•謝里夫(Maimunah Mohd Sharif)來說,她將有機會與人居署的主要合作夥伴、同事和朋友見面,並歡迎全球城市發展夥伴來到她的祖國馬來西亞參加會議。

邁穆娜•謝里夫表示,世界城市論壇以其真正的開放性和包容性,在聯合國會議中有其獨特之處。 她表示,論壇是一個平台,各界人士可以利用這一機會分享他們在世界各地城市空間中尋找住所和工作以及生活的經驗,並有機會讓一些世界上最邊緣化的人群講述他們如何被剝奪一些城市所具有的優勢方面的經歷。

第三屆聯合國住房和城市可持續發展大會(簡稱“人居三”)2016年10月在厄瓜多爾首都基多舉行。 大會通過成果文件《新城市議程》,為全球共同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11”,即建設包容、安全、有抵禦災害能力和可持續的城市和人類住區勾勒出明確的框架藍圖,並由此成為全球人類住區發展史上的里程碑。

據統計,當今大約有40億人生活在城市地區。 到2050年,這一人數將增加到60億人。

人居署強調,城市是就業、技術和經濟發展的樞紐。 超過80%的全球國內生產總值都產生於城市地區。 城市也是大多數溫室氣體排放的來源和能源消費的場所。 城市還是大多數世界難民的居留地,也是自然災害的重災區和社會動盪與衝突的熱點。 很明顯,可持續發展的努力能否取得勝利將會在城市中初見分曉。

世界城市論壇是世界有關可持續城市發展問題的主要大會,每兩年在世界不同地區舉行一次。 上一屆世界城市論壇在哥倫比亞的麥德林舉行,主題是“發展中的城市平等”。

聯合國人類住區規化署是聯合國系統內協調人居工作的領導機構,成立於1978年,其宗旨是促進社會方面和環境方面可持續性人居發展,達到所有人都有合適居所的目標。

圖片:在摩洛哥,人們在等待乘坐有軌電車。

source: 
United N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