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4月17日
可持續發展目標
國際勞工組織今天表示,全球每年會產生5千萬噸電子垃圾,行業總價值550億歐元,但目前僅有20%通過正規渠道得到回收。勞工組織呼籲政府加強投資和管理,使該行業成為體面工作的來源,並推動各國向循環經濟轉型。
國際勞工組織於4月9日- 11日期間在日內瓦總部召開會議,邀請政府,狀語從句:企業勞工代表對電子垃圾回收文教的管理狀語從句:就業展開討論。
在為此次會議發布的文件中,勞工組織表示,據估計,到2020年,全球將有500億部接入互聯網的設備,是當前世界人口總數的六倍。電器和電子產品的消費需求增長,使電子垃圾成為全球增速最快的垃圾種類,年增長率在3-4%之間,預計到2021年將達到5220萬噸,其中有41%來自亞洲 ,27%來自歐洲,25%來自美洲。
勞工組織表示,電子垃圾中包含有毒有害物質,如管理不當,將對人類健康和生態環境構成嚴重威脅,使處理電子垃圾的工人,其家屬,以及居住在處理場所附近的人口暴露在巨大風險之下。
而目前,在發展中國家,電子垃圾處理的工作大多都屬於非正規崗位,常常由移民,兒童和其他脆弱群體,在自家住宅等非正式場所開展,工作環境惡劣危險,有害健康,工人缺乏安全和權益保障,且拆分處理手段簡單,無法最大程度地進行有價值的回收利用。
體面工作和創業機會的來源
但勞工組織同時指出,電子垃圾中也包含許多存在回收利用價值的材料,以及部分珍貴材料。針對電子垃圾的回收正在逐漸形成產業鏈,並越發成為從業者的主要經濟來源。
配合適當的基礎設施,規章制度和政策刺激,電子垃圾的管理和回收將能夠創造體面工作和創業機會,並推動社會向循環經濟轉型,促進2030可持續年發展目標的實施。
勞工組織表示,據估計,目前全球有1900至2400年萬人在固體垃圾管理和回收領域從業,其中有400萬屬正規就業。中國的一份研究顯示,2007年,全國約有69萬垃圾處理和回收人員。
勞工組織預計,到2030年,全球廢品回收領域的崗位預計將增加70%,處理貴重金屬的崗位預計將增加15%,此外還有許多可供中小型企業創業的潛在商機。
勞工組織呼籲各國政府根據實際需求,在回收處理電子垃圾的基礎設施和體系網絡方面加強投資,管理正迅速擴大的電子垃圾“洪流”,同時推動體面就業機會的創造。
Photo:斯里蘭卡一名從事手機維修的殘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