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組織總幹事:剛果(金)動盪局勢加劇埃博拉病毒擴散傳播風險等級“非常之高”

 

 2018年10月4日 

 

 健康及衛生 

 

 聯合國安理會 10月3日就剛果民主共和國局勢展開磋商,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發言中表示,剛果(金)動盪的安全狀況與部分民眾的不信任,讓“埃博拉病毒佔得了先機“。上週,剛果(金)靠近烏干達的邊境地區新發兩起病例,世衛組織已於9月28日將病毒的區域傳播風險評估等級從”高“提升至”非常高“。 

譚德塞表示,今年8月1日在剛果(金)北基伍省暴發的此輪埃博拉疫情依舊引人擔憂。“目前已發現確診和可能病例161例, 其中106人死亡 ,45人倖存,其餘數名患者仍在接受治療。迄今為止已有1萬3千7百多人接種了埃博拉疫苗,47人採用處於測試階段的新療法進行了治療“。 

譚德塞表示,剛果(金)政府對於疫情的態度非常透明,“每天都對疫情的發展進行報告”。此外,聯合國剛果民主共和國穩定特派團(MONUSCO)也在極其困難和危險的環境下向世衛組織與合作夥伴提供了大力支持。他本人“每天,有時甚至每個小時”都會參與埃博拉病毒的應對工作。 

 

譚德塞指出,安全狀況是目前世衛組織所面臨的第一大挑戰。德塞譚曾在疫情暴發初期到訪北基伍省的貝尼(貝尼)和曼基那(曼吉納),他在貝尼逗留期間,距離貝尼鎮15公里以外的地方就發生了暴力襲擊事件。 

譚德塞表示,“此後,武裝團體襲擊的頻率和嚴重程度均有所加劇......今年8月24日,武裝團體對剛果(金)武裝部隊基地發動大規模進攻。9月3日和9日,聯剛穩定團遭到伏擊9月11日,一枚火箭彈在貝尼鎮中心爆炸。就在10天前的9月22日,當地又發生了不加區分的襲擊事件“。 

譚德塞表示,上述襲擊事件共造成21人死亡,並迫使世衛組織的工作暫停數日“。我們的工作被迫停滯的時候,埃博拉病毒並沒有停下,病毒佔得了先機。 “ 

譚德塞表示,目前世衛組織共有200多名工作人員處在第一線,雖然該組織已經採取一切可能的措施確保人員安全,但隨著派往當地的人員數量增加,發生事故,綁架, “或者僅僅是在錯誤的時間出現在錯誤的地點”的風險也在增加。 

 

部分家庭的不信任則是世衛組織所面臨的又一大障礙。譚德塞強調,“無論應對何種疫情,社區參與都是工作的重點。目前,預防埃博拉傳播的社區指導工作總體是成功的,但仍有小塊地區存在不信任現象,尤其是在一座名叫恩丁迪(Ndindi)的村莊周圍,近期發現的病例大多都集中在那裡“。 

譚德賽表示,雖然數量不多,但當地仍有相當一部分百姓不接受世衛組織的跟踪隨訪,或是拒絕前往埃博拉治療中心接受治療。“世衛組織正與宗教領袖,青年和婦女團體,以及這些家庭開展合作,努力克服這一困難。“ 

譚德塞指出,由於安全局勢動盪和部分社區的不信任,埃博拉病毒正在擴散至由武裝團體所佔據的“紅區”,以及剛果(金)與烏干達接壤的邊境地區。上週,剛果(金)衛生部在距離烏干達邊境不遠的查米亞(Tchomia)區報告了兩起新發病例。 

譚德塞表示,“有鑑於此,9月28日,世衛組織將埃博拉的區域傳播風險評估等級從'高'提升到了”非常高“。世衛組織擔心病毒可能會進入烏干達,盧旺達,南蘇丹和布隆迪,正在疫情應對準備工作方面與相關國家政府密切合作“。 

但譚德塞表示,病毒在非洲以外進行國際傳播的風險仍然很低。 

 

譚德塞呼籲聯合國安理會“施加所有可能的影響,確保醫護人員能夠不受阻礙地進入所有受到影響的地區,保護可能感染埃博拉的當地百姓,保護努力防止病毒繼續擴散的應急響應人員”。 

譚德塞強調,“動盪的安全局勢對病毒的傳播有利,應對工作受到阻礙,會讓病毒不受控制地擴散,對所有人造成威脅,2014 - 15年間西非埃博拉疫情暴發所造成的後果依舊記憶猶新“。 

譚德塞同時提醒安理會,此輪疫情“發生在更加廣泛的人道主義需求背景下,發生在一個百姓已經數十年遭受嚴重苦難的國家裡”,他號召各國進一步為剛果(金)以及烏干達等。鄰國的疫情應對工作籌措資金“目前世衛組織在區域應對工作方面所需要的3300萬美元資金,已有800萬承諾到位”。 

 埃博拉病毒於1976年年在剛果民主共和國發現,主要通過接觸野生動物感染,並可在人際之間傳播。早期症狀包括發熱,頭痛和咽痛等,隨後會出現嘔吐,腹瀉,腎和肝功能受損及內外出血,若不及時治療可能致命2014 - 16年間,西非地區暴發大規模埃博拉疫情,共造成1萬1千多人死亡。 

今年8月1日,剛果民主共和國政府宣布該國北基伍省發現新的埃博拉病例,這已是該國經歷的第十次埃博拉疫情暴發。 

 

 

 

source: 
United N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