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圖說:網路截取

2022年2月22日

白宮星期一(2月21日)表示將對烏克蘭東部說俄語的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兩地實施制裁,在此之前幾個小時,俄羅斯總統普京承認兩地為獨立國家。

“我們已經預料到俄羅斯會有這樣的舉動,並做好了立即回應的準備,”白宮新聞秘書莎琪星期一說。“拜登總統將很快發布行政命令,將禁止美國法人對所謂'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這兩處烏克蘭地區進行新的投資、貿易和金融往來。”

圖說:網路截取

2022年2月22日

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宣布承認烏克蘭東部兩處分離地區的“獨立地位”,並宣布派遣部隊進駐“維和”。此舉引髮美國國會兩黨議員強烈擔憂,有議員直言莫斯科的行動“等同於入侵烏克蘭”,還有議員呼籲拜登政府儘速對俄羅斯施加製裁。

圖說:網路截取

2022年2月15日

正當俄羅斯可能會在美國所說的“任何時候”對烏克蘭採取軍事行動之際,五角大樓稱,美國對北京暗中支持莫斯科深感憂慮。此前,白宮表示,如果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而北京被視為支持俄羅斯的入侵行動,那麼中國也將付出代價。

圖說:網路截取

2022年2月8日

鍾辰芳— 近兩年來,一些中、東歐國家與台灣往來密切,勢頭正在延續當中,長期被中國孤立於國際社會以外的台灣似乎在東歐找到外交空間。有學者說,台灣政府的目標是試圖把台灣議題國際化,以反駁北京關於台灣是其國內事務的敘事。不過要達到這個目標,台灣和這些國家是否能將彼此的關係進一步體制化將是重要關鍵。

圖說:網路截取

2022年2月8日

華盛頓— 在美國駐聯合國大使批評中國決定讓一名維吾爾族運動員在2022年冬奧會開幕式上點燃奧運聖火是為了分散人們對中國侵犯維吾爾人人權的注意力後,中國駐聯合國大使發表聲明,指責美大使的這個說法“毫無事實根據,充滿政治偏見,嚴重毒化中美關係”。

圖說:網路截取

2022年2月1日

華盛頓— 多位美國國會兩黨議員在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本週登場前夕接連發聲,要求保護美國運動員的人身安全、言論自由及個人隱私。

美國國會暨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CECC)領袖週一(1月31日)致函美國國家奧林匹克委員會(USOPC),要求保護即將在北京參賽的運動員的言論自由和數據隱私,並減少他們接觸任何涉及強迫勞動製造的產品。

圖說: Voice of America

2022年2月1日

華盛頓— 近來波羅的海小國立陶宛因與台灣發展關係遭到中國報復並引發歐盟與中國的緊張。雖然傳出立陶宛總統要求修改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名稱以化解與中國的爭端,不過專家說,即便改名也無法滿足北京,因為北京的目的是要對台灣的外交孤立做到“滴水不漏”,即使如此為中國的國際聲譽帶來嚴重損害也在所不惜。

路透社報導,立陶宛官員考慮要求台灣修改駐立陶宛代表處中文名稱的翻譯,不過立陶宛和台灣外交部都否認提出或接到這個要求。

圖說:網路截取

2022年1月25日

媒體權利團體在北京冬奧會還有兩個星期的時候呼籲關注中國監禁記者的記錄。

由30 多家媒體機構和權利團體組成的“一個自由媒體聯盟”(One Free Press Coalition)最新公佈每月遭到危險的記者排名時把前十名全部列為被中國或香港監禁的記者。

第一名是香港現在已經關閉的親民主《蘋果日報》創始人黎智英和通過YouTube 在武漢報導疫情並在2020年5月以來被監禁的律師記者張展。

圖說:網路截取

2022年1月18日

台北— 新年初始,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簽署軍委1號令,向全解放軍發布開訓動員令。中國媒體隨後發布解放軍陸軍開訓視頻,可見特戰人員搭乘直升機快速機降。無獨有偶,一位美國海軍戰爭學院教授不久前也在美國媒體刊文提到,台灣面對的真正問題在於中國特種作戰部隊,呼籲台灣不要“劃錯重點”。台灣將領表示,中共對台作戰不外乎“全面打”或“快打”兩種形式,初估中共至少有1萬2千名作戰兵可以執行直升機機降,而且它利用這種突襲方式“快打奪台”的可能性確實存在。

圖說:網路截取

2022年1月11日

首爾— 韓國和日本方面星期二(2022年1月11日)說,朝鮮當天又發射了一枚看來是彈道導彈的投擲物,也是新年里平壤當局實施的第二次重大武器試驗。

韓國軍方在一份告示中說,朝鮮看來在當地時間早上7點27分從一個內陸地點發射了一枚彈道導彈。

日本海上保安廳也在當天早上表示,這次發射看來是彈道導彈試射。日本媒體引述有關部門的話說,朝鮮的這枚導彈墜落在日本專屬經濟區以外的海域,沒有造成人員和財產損失。